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新冠疫情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到美东时间8月9日17时35分,美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超过503万例,为5036387例,死亡病例逾16.2万例,为162851例。
与前一日同一时间数据比较,在过去24小时内,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增加了53361例,死亡病例增加了670例。
根据路透社对其公布的数据分析称,目前美国每66名居民中就有1名受感染。目前美国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超过16.2万例,约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22.4%,而美国人口只占全球总人口的大约4%。卫生官员则认为,考虑到测试的局限性以及所有感染者中多达40%没有症状的事实,实际数字可能高出10倍,或接近5000万。
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截至8月8日,美国每10万人中约有49人死于新冠肺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表示,美国每10万人口的新冠肺炎死亡率居全球第八。
此外美国流行病学家认为,目前美国新冠疫情出现多个需要警惕的新特征:①死亡病例持续增加;②病毒传播范围广,多地新增病例数激增;③年轻群体感染率上升。
(图片来源: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新冠疫情实时统计)
疫情持续蔓延
美国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出
病例增速快、年轻群体感染率高、无症状传播加剧、西部和南部涌现新的疫情“重灾区”等特点,多地新冠肺炎住院病例数不断刷新纪录。专家指出,
各地仓促重启经济,防控措施不到位,追踪、隔离密切接触者存在问题,疫情政治化等因素加速了美国疫情蔓延。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和益普索集团日前公布的一项联合民调显示,约2/3的美国人认为美国疫情应对情况不如其他国家。根据这项民调,41%的美国人认为美国对疫情的应对情况比其他国家差很多,25%的人认为差一些,认为美国应对得更好的人不到三成。
“新病例的创纪录激增,暴露了从联邦到地方的危机应对弊端”《纽约时报》近日指出,疫情正在南部和西部再次暴发,感染和死亡人数迅速飙升,其中佛罗里达州、得克萨斯州、加利福尼亚州和亚利桑那州占新增病例的近一半。今年4月份,这些州在白宫敦促下过早重新开放,结果导致疫情出现反复。
《华盛顿邮报》评论说,美国的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都居世界第一,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失误的结果。“新病例的创纪录激增,暴露了从联邦到地方的危机应对弊端。应对疫情需要精准、专注和稳定的领导力,但我们的应对模式存在诸多软肋。”
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近日表示,从新发病例的数量曲线来看,美国应对疫情正走在错误的方向上,美国没有一个地区能够避免疫情卷土重来。美国医学会近日发布报告说:“如果不改变策略,很快美国的死亡人数可能会达到数十万人。”
目前疫情大流行没有迹象显示减缓迹象。卫生官员继续敦促民众在公共场所使用口罩,并呼吁居民避免社交聚会,直到蔓延得到控制为止。公卫专家也警告,如果该国继续面对这种病毒,而又没有统一的国家佩戴口罩和远离社交的政策,那么新的高位不可能标志着疫情形势走向平稳或高峰。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何大一(DavidHo)谴责美国民众肆意行为以及该国对该病毒的处理。何大一说:“美国抗疫工作没有国家战略,没有国家层面的领导,也没有敦促公众采取一致行动并共同执行各项措施。而这些正是抗疫工作所需要的,美国政府已经完全放弃了这个国家。”
然而,坏消息似乎还是在不断传来。周五(8月7日),成千上万的骑手聚集在南达科他州的小城市斯特吉斯,参加为期10天的年度摩托车拉力赛,卫生官员惊慌地监视着参赛者。该州没有实施强制口罩令,许多骑手对旨在防止该病毒传播的措施也不屑一顾。同时,随着学校重新开放,美国学生感染事件引起人们的关注。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8日报道,美国儿科学会的一份报告发现,从7月16日到7月30日的两周里,美国有超过97000名儿童的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目前在全美共发现超过33.8万名儿童感染新冠病毒。
美国疫情关联消息
01 美国新一轮疫情救助法案谈判破裂 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延长失业救助
由于在整体规模和失业救济金等关键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美国新一轮刺激措施谈判日前以破裂收场。
美国当地时间周六(8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旨在延长部分已经过期的新冠疫情纾困措施。新措施包括要求为失业者提供每周400美元的额外失业援助,为年收入少于10万美元的人递延工资税、保护房客的暂缓驱逐措施以及学生贷款减免。
新的行政命令要求为失业者提供每周400美元(其中100美元由地方各州提供)的额外失业援助,这笔资金的上限为440亿美元,按照目前的失业率,可能在一到两个月内耗尽。
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8月9日表示,特朗普在新冠病毒纾困方案上的行政行动“荒谬地违宪”,希望与白宫的谈判能尽快恢复。美国国家经济顾问库德洛预计特朗普的失业援助计划不会大幅推迟,也许会因为行政令而上法庭。美国财长姆努钦表示,他愿意倾听民主党提出的任何抗疫纾困建议。不过,双方周日接受政治脱口秀节目采访时都没有给出恢复谈判的确切日期。而美国众议院已经在7月31日开始休会直到9月,而参议院也于8月7日之后休会。
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和参议院少数党领袖舒默则指责白宫方面行动“微弱”,指出联邦政府仍不理解工薪家庭面临的健康和经济危机的严重性或紧迫性。两人发表联合声明,指出总统行政令不会给美国家庭带去多少实质性帮助,“我们呼吁共和党人回到谈判桌前,与我们达成妥协”。
道富环球投资顾问公司首席投资策略师迈克尔·阿伦表示,如果新的刺激措施无法出台,美国经济很可能“沿原路返回”,经济复苏将会停滞。瑞银集团7日预计,美国新一轮财政刺激措施相关协议最早要到8月中旬才能达成。
许多经济学家预计,为失业人员提供的每周600美元额外失业救济金已到期一段时间,将导致美国家庭支出大幅下降,持续的高失业率将打击美国经济复苏。分析人士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弹的背景下,由于新刺激政策未能足量到位,美国就业市场和整体经济复苏进程恐将受阻。
02 美零售业破产量逼近十年峰值
行业统计数据显示,美国零售商破产申请量正在快速增加,并且情况可能在今年第三季度进一步恶化。
随着疫情蔓延、破产企业增多,美国就业形势面临严峻考验。8月6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截至8月1日当周的初请失业人数录得118.6万人,虽然数据创3月14日以来新低,但这是美国连续第20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在100万人以上。
法律服务公司Epiq Systems的数据显示,
今年7月,美国共有642家企业申请破产保护,同比增加52%。今年1月至7月,申请破产保护的案件数量较上年同期增长30%,约4200件。
美国破产协会曾表示,“在纽约,大多数小型企业的现金储备不足三个月。这意味着用于重启、偿还租金和购买库存的资金已经用尽,成千上万的企业主面临风险,尤其是少数族裔的企业主。”
在众多行业中,零售业是重灾区。
据央视新闻报道,疫情冲击之下,美国零售业破产总量正逼近十年来的最高峰值。据不完全统计,7月份共有32家零售企业申请破产,年内总数达到160家。标普全球表示,今年美国零售业破产数量已经超过了过去8年的总和。这其中包括了许多历史悠久的百年企业、实力雄厚的行业巨头,如美国百年奢侈品零售企业尼曼马库斯、老牌百货J.C.Penney、被称为“总统御衣”的成衣销售商布鲁克斯兄弟等。8月2日,1826年成立、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奢侈品连锁百货商店Lord&Taylor申请破产保护,成为最新一家申请破产的知名零售企业。
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称,目前美国失业率仍居历史高位,而且预计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停留在这一水平。而且,许多财政刺激计划很快将会结束,这可能掀起一波中小企业倒闭的浪潮。
Coresight预计,今年全年美国或将有25000家店永久关闭,其中,55%到60%将在美国商场内。
美元走势分析
上周,美元自6月底开启的跌势似乎有所减缓,但美元总体表现依然疲软。美指周内一度跌破93大关,但此前美国7月就业岗位录得增长帮助缓解了投资者对劳动力市场的一些担忧,
周五止跌回升,最终美元周线下跌0.05%,为连续第七周下跌,也创下十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周线跌势,但美元指数尾盘升0.6%,报93.41。
上周非美货币大多继续维持强势,欧元兑美元周内涨破1.19,创2018年5月以来新高。英镑兑美元也一度逼近1.32关口。但随着美元回升,欧元和英镑都出现了回调。
尽管周五的非农报告一定程度支撑美元反弹,但是有市场人士担忧经济复苏已经受到疫情反弹的冲击,接下来的就业数据还可能录得负值,由于消息面的不乐观,市场对美元的长期前景仍然偏空。
据CFTC持仓报告,截至8月4日当周,美元投机性净空头持仓规模增加至289.4亿美元,为连续第五周增加。高盛称根据DEER模型,美元多头头寸仍不平衡,美元依然被高估了15%。此外,美国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跌,进一步加剧了全球资金向安全资产的转移。事实上,基准的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已回落至接近历史收盘低点的水平,再加上对美国经济复苏步伐的担忧,可能会阻止美元多头大举押注。
不过,有分析师认为美元连续大跌后,指标超卖及背离迹象显著,目前美元存在技术性反弹需求。
加拿大国家银行分析师认为,由于目前股市和美元通常存在逆相关性,因此目前美元的看跌倾向过于强烈,若市场出现避险情绪回归,将进一步提振美元。
“本行认为,目前美元看跌倾向过于强烈。正如本行上个月提出,由于目前股市和美元通常存在逆相关性,若股市恢复避险情绪,将提振美元,而不是打压美元。 ”
“哪些因素会促使避险资金回流美元?首先,在新冠疫情复燃很可能破坏就业增长和劳动收入之际,有新的理由怀疑美国新一轮财政刺激措施是否有效。其次,我们担心失业率高企将重新加大美国政府在总统大选前维持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截止发稿,美元指数报93.32,日内跌幅0.08%
(免责声明:本文由中金在线外汇网综合整理,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进入
外汇网。本文内容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外汇网的立场,不作为任何直接投资建议,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返回外汇网首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