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爱彼迎在北京举行的线下分享会上发布了《Airbnb爱彼迎2021年夏季旅行报告》,提出2021年夏季“后浪崛起”、“游中带学”和“体旅融合”的三大旅行趋势。受制于海外的疫情影响,海外旅游需求回流,预计今年夏季国内旅游市场复苏加速,带动酒店市场反弹上行。
一、服务业增加值持续回暖,文旅业有望恢复至同期100%
自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各行业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冲击。随着疫情的逐渐稳定,我国宏观经济与国民消费情况均迎来了好转。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第三产业(服务业)在2021年第一季度增加值达14.5万亿元,同比增长15.6%,两年平均增长4.7%。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8.3%,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9%,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3个百分点,分别高出第二产业21.1、3.8和0.7个百分点。
在国民经济全面复苏的背景下,各行业也呈持续回升趋势。以旅游行业为例,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旅游经济运行综合指数达到105.72,同比和环比分别上升36.8%和20.4%,说明旅游行业正在步入“相对景气”到“景气”的通道。
从OTA旅行平台近期的搜索流量来看,6月前两周搜索暑期起飞航班的搜索及浏览量较2020年同期增长了120.2%,较2019年同期增长了13.4%;7月出发的火车票搜索浏览量较平日增长了150%。根据研报预估,暑期火车旅行在7月份的客流量预计较2020年同期增长60%,整个暑期(7月及8月)的客流量预计较2019年同期的恢复比例介于95%至100%之间。
随高考、中考相继结束暑假到来,暑假旺季旅游有望推动国内中长线游市场持续复苏。业内人士指出,考虑各方面因素及最新数据,2021年暑期全国民航旅客发送量有望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即7月和8月的旅客总量有望达到或超过1.2亿人次。
二、核心用户年轻化趋势凸显,连锁品牌成出行住宿最优选
疫情对国民经济影响逐渐消退,用户受疫情影响压抑的出游需求正在逐步释放,旅游行业疫情后回暖趋势明显。根据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热衷于日常出游及消费的主力用户群体其家庭实力更为强势,其平均家庭月收入达3万元以上。支出方面,据招商银行数据显示,40岁以下高净值人群的比例由2019年的29%升至2021年的42%,高净值人群年轻化趋势凸显,展现出更高的消费潜力。
从出行的住宿选择上来看,疫情过后旅游客对出行住宿的自身品质及用户评价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关注品质的同时追求更高的性价比,展现其要求产品物超所值并愿意为品质付费的特点。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连锁的星级酒店集团凭借其良好的硬件设施条件、高标准的服务质量以及疫情间更有保障的防疫措施受到近四成消费者信赖,成为最受欢迎的住宿产品类型。
(图片来源:艾瑞咨询、满投财经整理)
而在具体的酒店选择上,过往旅客对酒店的评分和具体评价仍然是消费者最信任的酒店口碑来源。近6成的酒店品牌在主要OTA中拥有用户评价,平均分超4.5分。根据易观分析提供的CIHB中国酒店集团综合品牌TOP20榜单来看,头部酒店品牌占据国内6成的客房总量,市场集中度较高。其中,锦江、华住、首旅、格林、尚美是国内酒店品牌综合排名最高的5家企业,客房数占总量比分别为18.90%、17.80%、13.76%、9.62%、7.63%。
(图片来源:易观分析、满投财经整理)
三、中高端酒店高举扩张大旗经济型酒店下沉空间广阔
根据我国文旅部标准,旅游饭店是指以住宿服务为主,具有至少15间可供出租客房的住宿设施,在此规模之下的统称为其他住宿业设施。截止至2019年,我国酒店数量占住宿业设施的56%,而提供的客房数占据全国总客房数的93%,可以看出酒店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占据着国内住宿业的主导地位。
根据服务水平,文旅部将酒店划分为1-5星级,其中,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一二星级酒店分别大致对应STRGlobal划分的豪华型、高档型、中档型、经济型酒店。
(图片来源:文旅部、浙商证券满投财经整理)
数据显示,截止至2019年,我国豪华/高档/中档/经济型酒店数量占比分别为1.2%、4.4%、9.2%、85.2%,低星及无星级酒店占据了大多数。从增速上来看,2017年-2019年,经济型酒店客房数量增速从13.6%下降至2.6%,豪华型从5.6%下降至0.5%,而中高档型客房合计数量增速从2.3%上升至10.2%。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中、高档酒店扩张迅速。
相较于经济型酒店,中高端酒店具有住宿舒适、服务体贴,产品丰富等各个方面的优势,但相较于豪华酒店而言价格又更为亲民,对于逐渐富起来的国民来说是最好的选择。数据显示,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成熟酒店市场通常呈现两边小中间大的结构,其豪华、中高端、经济型的比例约为2:5:3。随着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升级,未来我国酒店行业结构布局中,中高端酒店占比有望显著增加。
尽管在大趋势下中高端酒店的增速快速上涨,但我国人口众多,消费市场空间巨大,不同细分市场的变化往往并不是同步的,不同地区居民收入水平、消费能力存在差异,在整个消费升级周期中所处的阶段自然不同。在三、四线城市,市场尚未完全被连锁酒店集团挖掘,主要由大量非标准化的单体酒店构成,运营能力弱,标准化程度低,服务质量难以保证。以经济酒店而言,低线城市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连锁化提升都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据《小镇青年消费研究报告》,预计到2030年,三四线城市居民消费将达45万亿元人民币,二三四线城市的中高端需求持续提升,酒店纷纷探寻下沉机会。格林酒店集团作为深耕轻资产经营模式与下沉市场的连锁酒店龙头之一,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酒店数量占比达67.3%,随着在建酒店的逐步落地,公司在三线城市及以下城市的酒店数量将增加至2,924家。
四、疫情后龙头超预期恢复轻资产加盟化优势尽显
受疫情打击,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酒店业严重受挫。在国内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后,第二、三季度商旅出行需求回升,RevPAR同比降幅收窄。由于经济型酒店具有较低的价格,消费者对其需求更大,所以经济型酒店经营状况的恢复速度比中高端酒店更快。以国内轻资产经济型酒店龙头格林酒店集团(GHG.US)为例,截止至2020年4季度,集团RevPAR已恢复到去年同期96.8%水平,入住率也恢复至100.4%,超过去年同期水平,预计2021年集团RevPAR将在原有轨道上稳步增长。
从消费者角度看,疫情影响下短期内旅客出于卫生安全的考虑,对大品牌更加信任,同时消费者长期也会倾向于选择服务标准统一、运营管理专业化的连锁酒店品牌。疫情后风险承受能力较差的单体酒店加速向大型连锁酒店集团靠拢,分享品牌红利。
而站在酒店集团角度来看,单体酒店转变为连锁酒店后业绩的提升有效保障了大型酒店集团拓店进程的稳步推进。锦江、华住、首旅、格林皆在疫情大背景下提出了新一轮的扩张计划。其中格林酒店集团计划于2024年将在营酒店数量提升至一万家,预计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3.20%。
由于疫情因素,消费者对于的卫生意识和对住宿安全的追求明显提高,同时也变相提高了酒店端的经营成本。同时,近年来的房地产增长也对酒店的经营产生了一定影响。2010-2019年,全国租房价格上浮32%,住宿和餐饮业人均工资涨幅高达115%,但全国星级酒店整体均价仅上调21%,价格涨幅难以覆盖成本的上升。对于酒店集团来说,如何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成为了在扩张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的酒店集团的经营模式逐渐发生改变,以轻资产加盟模式为基础的酒店经营相较于自营更具备优势性。相较于依赖客房单价、餐饮增收,重视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的自营模式,加盟模式主要收入端为首次加盟费和持续加盟费,首次加盟费收益取决于门店数量、所属城市和客房数量,而不承担酒店个体的经营亏损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加盟模式下,酒店集团的主要利润取决于门店和扩张速度,这也决定了各大连锁酒店将加盟拓展作为快速扩张的优选模式。
(图片来源:浙商证券)
于加盟模式的利润率水平高于直营模式,加盟模式酒店占比的提升能够很好地改善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以国内四大酒店集团为例,2019年国内第四大酒店集团格林酒店的加盟酒店占比为99%,几乎全部为轻资产模式,比例明显高于锦江、首旅、华住三大集团。
而在净资产收益率以及归母净利率上,格林酒店集团在同期业务中也展现了非常明显的优势。预计随着酒店集团持续推进,轻资产战略转型,龙头公司盈利水平将继续优化,利润空间也将进一步打开。
整体来看,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国中高风险区域清零,国内暑期旅游的障碍已经被全部清除,2021年的暑期旅游旺季有望在游客出行人次和旅游收入方面恢复至疫前正常水平,酒店、餐饮等旅游相关产业有望在持续向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具有更高品质、服务标准统一、运营管理专业化的连锁酒店品牌是消费者出行旅游的最佳选择,相关龙头公司有望在暑期迎来业绩爆发期,中期利润空间可期。
返回外汇网首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