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7月2日),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表示,中国并没有将人民币贬值作为与美国贸易冲突的工具,并且中国人民银行可能会采取措施避免无序下跌。

“我们预计政策制定者不会鼓励人民币实质性贬值,”摩根士丹利驻香港的经济学家 Robin Xing 等人在7月1日的一份报告中写道。
“如果贬值风险加剧,中国央行可能会加大干预力度。”
摩根士丹利预计,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发出信号,通过将人民币的参考汇率设定在预测模型的强劲水平上,表示将对人民币过度下跌保持警惕。
高盛集团的策略师上周五也得出结论,即中国央行“最近几天一直倾向于避免过度贬值”。
该银行还表示,截止9月底,人民币兑美元将触及6.65,较上周五收盘价跌幅达0.4%。同时,今年年底人民币兑美元将达到6.6。此外,人民币在2015年贬值的教训是,中国将人民币贬值,随即遏制资本流出和人民币持续下跌的预期——是“主动的物质贬值”会危及金融稳定。
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表示,过去两周人民币兑美元下跌3%,在一定程度上是其在2月至6月中旬表现优异的一种倒退。前几个月人民币走强是流入资金流入中国债市的体现,后者对外国投资者越来越开放,并受益于全球基金管理公司的多样化举措。
人民币最近的下跌也与中国经济数据的疲软相吻合,中国央行采取措施提振银行贷款,作为监管机构打击影子银行的一个筹码。摩根士丹利称, 中美贸易紧张局势促使市场人士将中国央行解读为已改变政策立场。
“市场可能会继续曲解中国人民银行的政策微调,并压制市场情绪,这可能会在短期内导致汇率过高的风险,”Robin Xing在报告称。“如果贸易加权人民币指数逆转2月至6月中旬与美元的所有背离,人民币兑美元可能上涨3%或更多,至6.8-6.9。”
摩根士丹利表示,如果人民币兑其他贸易伙伴货币的汇率在一个交易日内跌幅逾0.6%至0.7%,官员们可能会进行干预。到目前为止,下跌幅度在0.5%左右。
(本文由于外汇网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