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
手机网财经号
手机网财经号
欢迎您,
新闻 实时快讯 币种分析 汇市观察 关联市场 分析 专家汇评 机构专栏
机构观点 名家专栏
工具 外汇行情 财经数据 培训 外汇学院 演播室 行业 行业资讯 外汇直播间 图解汇市 官方微信

黄金每日交易提醒2017年黄金投资不得不关注的微信号下半年中线投资机会正式公布如何在手机上查看专家喊单?

首页>>外汇>>机构分析>>  正文

外汇通:美联储加息 中国真的会中枪?

来源:外汇通   作者:佚名   2015-10-28 14:50:44
  美联储料在本周会议上按兵不动,经济学家们和策略师们普遍认为,FOMC委员们在10月27-28日的会议上可能不会采取行动,将加息推迟至以后的会议。

  东京三菱银行的分析师Chris Rupkey)美联储势将在12月行动;虽然市场担心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但经济并未出现“实质性的”降温,二手房销量、每周失业金申领人数等数据支撑了对于经济回暖的看法。所有影响美国的海外危机都还没有全面爆发,除非企业削减就业岗位,然而而这一情况并未发生。

  美联储将于北京时间本周四凌晨公布议息结果,预计将按兵不动。考虑到通胀水平尚未“达标”,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风险犹存,以及美元强势给美国经济带来的冲击,美联储应不会急于加息。即便今年底前有所行动,未来的加息进度也将相对温和。

  如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所言,耶伦和美联储决策层正面临“艰难的抉择”。目前尚没有充分证据证明美国经济能够独善其身,在全球经济表现不佳的拖累下维持此前的强劲复苏。

  从美联储最关注的几个指标来看,加息尚无法板上钉钉。本月初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仅为14.2万人,远低于市场预期的20.1万人,综合失业率、就业参与率等其他重要指标来看,美国就业市场数据参差不齐,复苏进展仍有待观察。与此同时,美国通胀上升的迹象也不明显。9月经季调后CPI环比下降0.2%,创今年1月以来的最大降幅,汽油价格大幅下降是拉低整体通胀水平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就业还是通胀数据,都无法为美联储加息提供充分依据。

  从外部环境看,全球经济复苏显露颓势,也给美国经济增长带来不确定性。本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2015年的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从7月份的3.3%下调到3.1%,为2009年来最低。

  此外,强势美元对美国经济也有一定程度的拖累。今年以来美国ISM制造业PMI中的新出口订单以及出口金额都出现下滑,美联储在上次货币政策例会的纪要中明确表示,净出口是上半年拖累美国GDP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反映出早期美元升值的影响和更为疲弱的海外需求。

  加息只是手段 制造加息预期才是目的

  存在加息预期一方面使美元信誉恢复,更重要的是将更多国际的资本吸引到美国市场接盘!但美联储必须控制加息节奏,过快的加息结果是,资金进入没那么快,却刺破了股票市场泡沫。所以我们看到这期间一系列有意思的事情,如美国喊加息2年迟迟没有动静,这期间作风严谨的美联储在官网竟误发机密信息,“预告年内加息一次”的内部资料。中国6月份股市流动性危机后,中国政府大力救市竟然没有遭到欧美等主要大国经济体的反对,包括美国政府、IMF、欧盟等都支持中国救市,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本质原因:中国股市不正常的大跌同期带动了美股高位承压下挫,形成明显的头部特征,这等于增大了提前刺破美股泡沫的风险,所以中国救市客观上也是在保他们的经济安全,这就是为何包括美国、欧盟及IMF等机构都对中国救市表现得非常“理解”的根本原因。

  所以现阶段,制造出加息预期让国际上流动的资本重新回流美国,提升美国市场的投资活力和吸引力,同时不盲目刺破还没有被国际资本接盘的华尔街泡沫才是最好的选择。这样一方面刺激美国经济可持续增长,一方面也制造国际上的人造经济危机,为未来华尔街在国际上低价收购优质资产做准备。

  美联储加息 中国真的会中枪?

  美元加息随之而来的是汇率变化,一方面人民币(6.3575,0.0042,0.07%)继续有贬值压力,这对出口外贸这当然是好处,是对我们经济复苏有利的地方,但同时我们企业海外万亿债务却略微使人堪忧,如果经济增长乏力,而美元走强,导致资本从中国流出,推动人民币(6.3575,0.0042,0.07%)/美元大幅下跌,那么中国借款人偿还其他国家欠款的能力将受到质疑。

  另本月10日,央行在其网站上宣布,决定在9省(市)推广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其实暗示着未来我国央行发钞不再受外部政策和外部环境影响。过去我们发钞主要依靠出口结汇,这种模式在十年间大大推动了我国经济跨越式发展,作为世界主要商品的生产基地,我国需要与西方发达国家市场对接,那么将我们的央行与美联储(国际结算货币)适当的“对接”,金融货币政策充分考虑国际流动性也是合理的,事实也证明,这样做成效显著,多年来我国工商业发展和资本积累速度都是迅猛的。

  如今我国GDP连年高速的增长经济体量影响力大增,人民币(6.3575,0.0042,0.07%)也正走向国际化,同时近几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西方市场疲软。在外部需求放缓,我国经济正由外需型经济转为扩大内需内外平衡经济时,以往的货币政策就显得不合适,虽然央行有政策对冲一些负面影响但毕竟有限,这样就使我们摆脱旧有的发钞模式掣肘时机成熟,发钞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当美联储退出QE,我们只要根据需要释放流动性对冲即可,则美联储的加息造成的影响就不太会干扰中国经济的正常运行。

  加息预期反反复复持续两年,美国迟迟达不到资本回流预期,再加上各项数据不配合,悬在世界经济头上的加息利剑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同时也给了中国这样的经济体充分的调整和应对时间,也许真的美联储首次加息到来之时,市场的负面反应没有预想中那么大。(换手率联合创始人 未来研究所用户Sum)

  科普:美联储加息,中国人该怎么理财?

  每次美联储跺一跺,全球金融市场都要跟着抖三抖。

  这个世界上权力最大的金融机构,它的每一次政策决议,决定了全球金融市场兴起多大的风浪,每一次涟漪,也将对个人理财造成深远影响。

  进入2015年,美国本土经济也获得强劲复苏,就业率持续好转,美联储加息的概率急剧上升。最明显的表现是,美联储内部已经分裂成明显的鹰派与鸽派,鹰派对于加息的呼声越来越大。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在,美联储加息已经能深远影响到大洋彼岸的我们,假如果真在下半年,美联储启动历史性的加息,那么对我们个人理财会带来什么影响?

  1?炒股?买债券?

  首当其中,反应最为灵敏的将会是股票和债券市场,在这方面做了大量配置的中国中产家庭,将会直接受此政策影响。

  从理论上讲,美联储加息将导致中国资本外流不可避免的产生。资本是逐利的,一旦发达经济体的利率上升,许多资本将从中国市场中撤出,投入这些发达经济体的怀抱,引发本国股票和债券的价格下降。

  但这种影响不至于太厉害,毕竟目前中国对于资本流入与流出进行管制,资本外流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1994 年以来的三轮首次加息中,中国的上证指数在首次加息后的1 个月内都是下跌的,首次加息后一季度内的表现也不佳。

  对于高频率买入卖出的股民来说,可以在美联储加息窗口暂时采取回避策略,减轻股票配置。但对于习惯长期持有和投资的人来说,其实不用太考虑市场短期性的波动,只要选中了好股票,不妨坚定持有。

  2?囤金子真能抗风险?

  加息对于全球黄金价格的冲击十分剧烈,原本资本们担心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货币贬值,所以投入了黄金的怀抱。当美联储加息,终结通货膨胀的趋势,那么避险的资金将从黄金投资中撤出,这将导致黄金价格的下跌。

  中国的黄金市场与全球黄金市场是割裂的,政府对于黄金进出口有严格限制,但是国内的金价仍然受到国际金价的灵敏影响。一旦全球金价下跌,国内的金价也好不到哪去。

  如此说来,性喜囤金的大妈们,可能要郁闷了。而且不得不提醒的是,许多长辈囤的黄金都是首饰金,本身是观赏把玩价值大于投资价值,如果将这种黄金饰品用作投资品,并不是那么的合适。

  3?理财产品收益难保?

  过去十多年内,围绕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互联网金融P2P,国内理财市场上形成了丰富庞大的固定收益理财市场,而这些固定收益理财,已经成为很多中产家庭的配置重头。

  这些产品背后的对应的资产,其基本面主要同中国经济挂钩,也就是说,只要中国经济表现强劲,很多产品的风险度是十分可控的。

  在这方面,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出现分离,中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同时在使用各种宽松政策以刺激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固定收益产品的收益率将面临着长期下行的趋势——钱太多了,融资方不再愿意付过高的成本获得资金,那么理财方所投资的产品,收益率将出现长远的下行趋势。

  无论是P2P,还是余额宝,抑或信托、银行理财,都是这样的趋势。

  对于个人来说,在这样的趋势下,选择一个安全系数高点的、收益固定而期限较长的产品进行配置是最优处理方式,这样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锁定高收益,确保家庭资产的持续增长。

  几乎所有经济学家都认为,美联储料将在今年升息,尽管专家们大谈特谈加息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但对于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却少有谈论。

  个人认为,像巴西和墨西哥等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料可能因美联储加息而遭受重创,但出于种种原因,中国将相对轻松地安然度过美联储收紧政策的困境。

  尽管美国经济近期呈现出疲软的征兆,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仍于8月10日将短期利率从1.25%提高到1.5%。这是美联储在两个月内的第二次提息,此举意味着今后利率还将有适度的增长。

  之前几个月,美联储一直显示它有意提升利率。联储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FOMC)的最新报告表明,通胀的上行风险和下行风险实际上是等量齐观的,美联储一直在严密注视着通胀的情况。劳动力成本以1.9%的年率增长,这会挤压商业利润并导致价格上涨,美联储认为这是通货膨胀加重的一个重要迹象。

  美国的就业形势在7月并不看好。据加息当日公布的劳工部最新数据,就业只增长了32000个工作单位,不仅低于预期水平,更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不少。失业率仍为5.5%。在这种情形下加息,包括克鲁格曼在内的许多人对此表示质疑。

  但美联储认为,近来经济表现不佳是短期现象,其中能源价格的短期上涨是其主要的因素。美联储判断,能源价格的上涨抑制了消费支出并提高了生产成本,并最终导致经济疲软。但联储认为这种情况将得到缓解。利率调整之后,纽约商品交易所的石油期货就从前一天的每桶45.02美元跌至44.52美元。经过通胀调整之后,当前石油价格只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一半。

  然而,短期内能源价格仍可能飚高,因为主要产油地区的政治不确定性和全球对能源的巨大需求等因素都不会很快消失。国际能源署估计2004年全球对能源的需求量为每天0.822亿桶,同比增长3.2%。预计2005年还会再增长2.2%。

  另外一些严重的问题(如家庭的高负债)也可能阻碍美国经济增长。由于就业不足、实际收入不高,家庭为维持现有消费水平累积下更多债务,从而导致债务与可支配收入之比更高。如果还债压力增加,消费支出及其增长都会受到影响。

  本人对此提法保留意见,我认为随着利率提高,还债的成本将会提高。由于债务支持着需求,这种关系在更严厉的经济政策之下是难以维系的。

  对于经济前景的这些担忧,使得市场重新猜测联储此后的加息前景。今年第一次加息滞后,市场比较普遍的看法是,联储将在今年共加息四次,累计加息一个百分点。不过,第三次加息是否会如市场原来预期进行,似乎又产生了变数。

  美国利率的提升可能影响到中国的投资环境。今年早些时候,过低的国外利率刺激海外投资者将资本投入中国。现在,资本流可能逆转。

  “随着中美两国收益率差距的加大,资本流入可能会变成资本流出,”据我了解,“在1998年到2000年之间,由于利率差异的原因,中国经历了严重的资本外流。”我认为,中国当时应该调高利率作为回应,以此保持货币供给的稳定。

责任编辑:forex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来说两句
实时行情
焦点推荐

热门排行
24小时 48小时 周排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