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上周五宣布降息后,太平洋、大西洋两岸“央妈”政策均出现了明显分歧,美联储年内加息前景变得更为不确定。
中国央行上周五宣布“双降”,这是中国央行一年内第六次降息。一年期贷款利率降到了4.35%的历史最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从1.75%下调至1.5%,存款准备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
目前中国GDP增速下降至近25年来最低,“老”增长引擎制造业和建筑业急速放缓,“新”增长引擎消费尚不能挑起增长重担。
然而中国持续降息降低准,加上欧元区和日本即将出台的的进一步量化宽松政策,给美联储造成了难题,美国货币当局正走在9年来首次加息的道路上。
Oxford Economics亚洲首席经济学家ouis Kuijs告诉彭博新闻社:“美联储可能正考虑加息,但包括中国在内其他主要国家,正面临增长疲软通胀走低,他们可能更倾向宽松而非收紧货币。”
经过本次降息以后,这也是中国人民银行2014年第六次降息,中国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已经降至1.5%。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5年8、9月CPI指数分别为2%、1.6%,连续两月出现存款利率跑不过CPI的情况。那么连续两个月实际CPI高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意味着中国正式进入到“负利率”时代。
数据公布之后,欧美股市全线扩大涨幅,欧洲泛欧绩优300指数上涨1.9%,法国 CAC 40指数和德国 DAX指数大涨近3%。现货黄金短线飙升,最高触及1179.40美元/盎司但随后短线滑落至1158.81,现货白银一度触及16.08美元/盎司,但随后短线滑落至15.68。美国原油期货小幅回升至45.66美元/盎司。

在市场还在消化欧洲央行宽松意愿时,中国央行以迅猛不及掩耳之势果断出击,全球经济整体处于宽松环境,这对黄金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金价日内回抽200日移动均线1174.59。中国的经济刺激举措有助提升风险偏好,年底前央行或仍有50基点降准空间。中国的经济刺激举措有助提升风险偏好,与昨日欧洲央行的鸽派立场一道,支撑了股市表现。
中国抢在美联储加息之前进行货币宽松,央行担心若在美国12月加息之后再降息,更会减少中美两国息差,加速资本外流。今年底前降息空间不大;仍会有50基点降准空间,来对冲外汇占款减少对流动性的影响。
此次存款利率上限放开,标志中国利率市场化形式上完成,但实质上市场利率曲线仍有待完善。对于存款利率自由化而言,取消存款利率上限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中国双降消除了主要央行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或推迟加息的一些压力。下周美联储对中国问题将不再那么头疼。欧洲央行的宽松意愿之风似乎很快就刮向了亚太地区。这也就是说美联储和英国央行必须对加息持有更加谨慎态度。美联储年内加息可能更悬了。
中国通缩困扰
目前中国CPI仅相当于官方目标的一半。而PPI持续走低,意味着央行仍有进一步的宽松空间。
瑞银独立经济顾问George Magnus认为:“显然,一年多以来中国央行一直背负着宽松的使命。经济增长丧失动力,工厂端物价持续通缩,再平衡面临阻力,央行走向货币宽松道路,显然现在这条路还没有走到尽头。”
下周中国将公布“十三五”经济规划,市场预期中国可能进一步放松汇率管制,降低非金融行业进入壁垒,促进本土创新,以及鼓励生育等政策刺激增长。
美联储“压力山大”
下周四美联储将公布FOMC声明,自2008年12月以来美联储实施零利率政策,而目前美国货币当局正走在加息道路之上。然而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本周已经暗示进一步宽松即将到来,市场同时预期下周日本央行可能自2014年10月来再度追加宽松。
PNC Financial Services经济学家Bill Adams认为,中国降息让“美国货币政策变得更为复杂。”
Adams认为:“如果降息减小了中国经济的下行风险,那么美联储将更有信心认为美国经济能够承受加息。”
“但是如果中国降息引发
人民币(6.3575,0.0042,0.07%)新一轮贬值,将使得美联储在2015年年底之前加息变得更为困难。”
责任编辑:for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