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
美元一枝独秀,
欧元(1.0879,0,0.00%) 、
日元(117.726,0.005,0.00%)和
人民币(6.5856,0.0115,0.17%)呈弱势当是2016年国际汇市基本态势。不过,从加息落地美元指数没有持续上涨的表现来看,美元也呈现出或将走弱的大概率。美元走强的压力减轻,对我国而言无疑是利好。对此,我们在决定投资策略时理应有充分估计。
美元开启新一轮加息周期撬动了全球经济波浪翻滚。鉴于上世纪80年代的强势美元与同期拉美危机紧密相伴,而90年代末的美元走强又恰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加息之后的美元走势影响深远。由于全球金融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在这次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前已遭受了一轮资本流出大劫,2016年如何在美元、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等外汇资产之间配置,成了投资人的头号课题。
在美联储实行量化宽松的早期,美国实际上是先于其他国家实行激进的货币政策。尤其是通过资产购买的方式去刺激金融市场。但是世界各国货币宽松变得相当激进,中国最近的货币贬值也带来一定影响。
在某些特殊时期,其他国家都实行宽松政策,美联储却反其道而行,倾向于货币紧缩政策。
美国亚特兰大联储预期美国第四季度的GDP增速将是极小的,大约在0.8左右。而依照目前企业惨淡的收益现状来看,美国下季度GDP也不会太好看。
周三的波幅局限于昨日的区间范围。英国央行明天将有会议。若要认真寻求政策的改变恐怕为时尚早。顶多就是MPC成员McCafferty可能放弃他的“异议”,正式呼吁尽快开始加息。此君曾经也有过类似的临阵易帜的举动。只是我们怀疑届时要是鹰派成为多数,这位仁兄的转变可就不显得有多么突出了。
英镑兑美元(1.4402,-0.0012,-0.08%)为何表现得如此悲催?这里有两个主要的原因。首先是经济数据令人失望,投资者对于首次加息的预期不太抱有希望。此外,市场也忧虑英国可能会在5月份就是否退出欧盟举行全民公决。
美国经济在2016年仍然会强势复苏。这一判断来自两个依据:美国居民部门杠杆率仍然处于下降阶段,企业、金融部门杠杆率处于低位;以原油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处于低位。这些有助于美国经济持续的复苏。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居民、企业和金融部门杠杆率过高,但是美国很快经历了去杠杆过程。首先,2008年至2009年美国经济“硬着陆”,大量的居民、企业和银行破产,这种“暴力去杠杆”使美国经济的杠杆率瞬时下降,为此后的美国经济复苏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其次,美国在全球率先启动量化宽松,通过购买金融资产避免了金融资产价格的下跌,避免了“卖资产抵债-资产价格下跌-杠杆率进一步上升”的恶性循环,也使得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能够正常发挥;最后,及时将利率降至零利率水平,大大降低了财务费用,有助于美国经济体的去杠杆过程。此外,以原油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处于低位,这有利于美国经济的走强。
失业率和通胀率是美联储是否加息的主要考虑因素。截至2015年11月,美国失业率已经降至5.0%,失业率持续下降证明了美国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看通胀水平,美国持续的低通胀主要由于能源价格的走低和美元的升值,而并非总需求的低迷。由此可以判断,美联储的加息将会是持续的。
欧洲经济也在启动复苏,一般估计量化宽松会维持到2017年。2015年一至三季度欧元区 GDP分别增长1.3%、1.3%、1.6%,欧洲经济也在慢慢走向复苏。同时,欧元区失业率也在持续下降。欧洲央行 2015年3月9日正式启动量化宽松政策。12月3日,现有的量化宽松(QE)计划延期7个月至2017年3月,每个月资产的采购额维持在600亿欧元不变。量化宽松政策的延期有助于欧洲经济的持续复苏,预计2016年欧元区GDP增长1.8%左右。由于失业率下降的缓慢和通胀的低迷,欧洲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不会提前结束。
从美联储历次加息考虑的因素来看,不外乎就业市场、通胀预期和经济增长预估,此次增加了金融市场稳定这一因素。从理论上说,货币紧缩周期的开始应出现在经济走出周期性低谷但尚未达到波峰之前。近半个世纪以来,美联储倾向于较早地启动加息周期,即首次加息时,经济从谷底到波峰尚未走过一半。
从当前来看,美国经济距离上一次衰退的底部已有近80个月,这一时间明显长于此前的任何一次加息。在美联储2015年12月加息之前,美联储主席耶伦曾表示,利率维持在零点过长时间会带来金融不稳定等风险,并可能“不经意将经济推入衰退”。
因此,从金融稳定角度来看,过长时间维持低利率对金融市场稳定已经构成挑战,这是此次美联储在经济稳定之后加息的最主要驱动力。逻辑在于,美联储利率长期偏低,助长了金融行业过度冒险行为,投资者通过提高杠杆率更为努力地博取更高收益,资金正在越来越多地流入监管较少的领域,从而增加了影响金融稳定的因素。在漫长的低利率和低波动性阶段,出现了许多过度冒险行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杠杆贷款和贷款抵押债券高速增长,目前比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还要高。
美联储上个月将利率从近零提升了25个基点,为近10年来首次。总体来看,美联储决策者预计2016年将进行4次加息,每次25个基点,但联储明确表示,加息将依赖于未来的数据,以及通胀向着联储2%目标的实质增长。
然而美联储高官们却“鸽声”阵阵,波士顿联储主席罗森格伦(Eric Rosengren)隔夜表示,美国经济增速的预期正在下滑,从而令美联储预期的加息路径面临风险。尽管决策者们上月给出的预测中值为2016年可能的利率路径提供了“合理预估”,但这个预期面临着“下行风险”。
新上任的达拉斯联储主席卡普兰(Robert Kaplan)表示,自己既非鹰派也非鸽派,而是“中间派”。他认为,2016年美国经济增速估计在2%-2.5%之间,中国正在应对产能过剩、杠杆比例过高和老龄化问题。
美联储(FED)周三发布的褐皮书指出,从去年11月底到今年1月初,美国经济持续给出好坏不一的信号,就业市场和消费支出的改善抵消了美元走强和油价下挫带来的拖累。
美联储褐皮书称,在12个联储地区中有9个经济活动扩张。
波士顿联储认为该地区经济活动强劲,而纽约和堪萨斯城联储认为经济活动基本持平。大部分其它地区认为经济活动温和。一半的地区联储称,对未来经济增长前景保持大致乐观。
在就业市场持续改善的同时,大部分地区报告称,消费支出“微幅至温和”增加,其它领域表现出进一步紧张的信号。
大部分制造业领域更加疲弱,“几个地区报告称,美元走强对需求造成负面冲击,”费城和旧金山地区还指称,全球需求疲弱是制造业下滑的原因之一。
技术面:
从技术上来看,美元指数昨天反弹仍然受压在前高(2015.12.17日)99.29之下回落整理,美指收盘跌破99.00,对美元短线的反弹构成不利的影响。由于美指继续站稳在5、10、20日均线之上收盘,意味着美元下方的支持也会限制美元的回落幅度。今天美元短线的支持在98.70—98.75,短线重要支持在98.60—98.65,今天短线阻力在99.20—99.25,短线重要阻力在99.45—99.50。判定美指转弱的一个指标是美指的60日均线,若日线图收盘在60日均线之下的话,后市做空美指要成为我们的主要操作方向了。昨天欧元/美元下跌继续受到1.0800一线的支持后反弹,但短线也没能突破1.0900的阻力,意味着欧美短线会在1.0800—1.0900之间震荡。突破1.0900,反弹的目标将会延伸到1.0930—1.0940,乐观的情况下会上看1.0970—1.0990。今天欧美短线支持在1.0825—1.0830,短线重要支持在1.0775—1.0780.今天短线阻力在1.0900—1.0905,短线重要阻力在1.0930—1.0935。欧美若跌破1.0800,下跌也会在1.0700—1.0720之上企稳,然后反弹。欧美只有有效突破1.1000之上,反弹的目标才会延续到1.1060—1.1080。今天短线我们建议欧美回调到1.0830附近做多,短线有效跌破1.0800止损,上看1.0930—1.0940之间短线平仓。
美元指数:可以在99.20—98.60的区间上限卖出,有效破位30个点止损,目标在区间的下限。
欧元/美元:可以在1.0930--1.0830的区间下限买入,有效破位40个点止损,目标在区间的上限。
英镑/美元:可以在1.4490---1.4390的区间上限卖出,有效破位40个点止损,目标在区间的下限。
美元/
瑞郎(1.0076,0.0014,0.14%):可以在1.0110----1.0020的区间下限买入,有效破位40个点止损,目标在区间的上限。
美元/日元:可以在118.65----117.45的区间下限买入,有效破位40点止损,目标在区间的上限。
澳元(0.6949,-0.0012,-0.17%)/美元:可以在0.7020----0.6920的区间上限卖出,有效破位40个点止损,目标在区间的下限。
美元/
加元(1.4362,0.002,0.14%):可以在1.4430--1.4300的区间下限买入,有效破位40个点止损,目标在区间的上限。
责任编辑:for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