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全球对于“量化紧缩”的担忧此起彼伏之际,高盛挺身而出告诉大家,别怕,没什么大不了。
德银外汇分析师Geoge Saravelos此前指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抛售美债,其效果相当于全球进行的一次“量化紧缩(Quantitative Tightening)”。他指出,“连续增长了20年之后,我们预计全球央行的外储最多只能保持稳定,而更有可能的是在未来几年持续下降。”
但高盛高级经济学家Zach Pandl却表示,所谓的“量化紧缩”并没有这么可怕。表面上来看,眼下新兴市场国家央行抛售外汇储备,其效果与此前的QE正好相反。“尽管二者存在相似性,但只有美联储才能真正让QE逆转。”
他指出,新兴市场国家央行外汇储备中的美债平均期限要远小于美联储QE中所购国债的期限,所以考虑到久期,要想产生同样的市场效果,外储抛售的数量理应更大才行。
2010至2014年年中,这些央行相当于每月购买了150亿美元10年期国债,而如今他们的抛售速度是每月340亿美元。这其中近500亿美元的变动相当于美联储QE2的购买规模。
Pandl表示:“很难想象抛售美元资产的规模能赶上美联储QE的速度。这意味着新兴市场央行一共要抛售4.2万亿美元储备(考虑到他们久期更短),相当于他们现有储备的一半。”
按照德意志银行此前的预测,量化紧缩将导致全球出现系统性的流动性下降,从而导致之前因流动性充裕被推高的资产价格受到重估。
不过,Pandl却认为,即便当前的抛售规模能持续10个月,也并不会对美国金融市场造成太大冲击。他提到了三点理由。
第一,这些抛售没有信号效应,正式这点放大了美联储资产购买的效果。各国央行不会提前宣布未来将抛售多少美元资产,无法形成固定预期,而美联储恰轻提前释放信号,影响市场走势。
第二,抛售美国国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不是单向的。一方面,这种抛售确实导致国债收益率上涨压力,起到紧缩的效果。但另一方面,抛售也会令美元走弱,从而强化高盛十分看重的一项金融市场指标。
最后,量化紧缩有其局限性:央行的储备再多也终有耗尽之日。而QE却没有上限,就像QE3那样。
责任编辑:for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