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
周四(8月20日)纽约早盘,
欧元(1.126,0.0028,0.25%)/美元强劲上扬,日内盘中延续情势,截至目前涨幅已经超过百点,隔夜美联储会议纪要公布后,虽然市场进一步降低了美联储9月加息的几率、美元指数遭到打压,但这可能更多地反映了原油、铜价及其它大宗商品下跌、新兴市场货币包括
人民币(6.3935,0.0044,0.07%)下跌背景下的市场悲观情绪以及由此带来的美债收益率下行,并不是对美联储加息问题的客观判断。
美联储的会议纪要未来何时加息表态模糊,未发出明确的信号。会议纪要显示在7月份大部分美联储官员认为加息时机还未到来,但已非常接近。这是十分模糊的表态,因为市场预期如果美联储在9月份开始加息的话,美联储会给出更加清晰的表述。
据外媒周四(8月20日)报道,本周,布朗兄弟哈里曼银行(Brown Brothers Harriman)的全球外汇策略主管Marc Chandler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指出,过去这一年,
日元(122.974,-0.418,-0.34%)兑美元汇率已累计下跌逾17%,但是在截至6月份的3个月里的日本出口出现了5年来最大季度跌幅。
Marc Chandler表示,韩国甚至德国都是同样情形。合在一起,这些国家的状况指向了全球经济的一种更严重疾病,这种疾病不太可能是任何汇率调整治得好的。
“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关键讯息是,对于无论美国、中国还是欧洲的出口而言,最好的消息都不是本币贬值,而是全球需求增强,”他说。
上周,当中国央行触发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大的两个
人民币(6.3935,0.0044,0.07%)单日最大跌幅时,很多人都敏锐地宣告汇率战争重新开始。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汇率战争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特征之一。
但是,如果北京此举引发美国以及其他国家政府的“汇率战士”可以预见的政治回应的话,这便忽视了一个如今在很多贸易经济学家看来日益得到充分证明的事实:作为贸易武器的汇率跟过去不一样了。
外汇市场周四(8月20日)
欧元(1.126,0.0028,0.25%)成为主角。美联储早些时候公布的7月FOMC会议纪要内容并没有明确表示9月是否加息的信号。同时近期美国经济数据表现普遍不甚理想,尤其是通胀方面并未达到美联储要求的好转,这使美联储9月首次加息的预期受到质疑。美元在纪要公布后即走低,并在周四继续温和下跌。
欧元(1.126,0.0028,0.25%)成为美元走弱的最大赢家,日内涨幅一度达到近百点,站上1.1200上方。
欧元(1.126,0.0028,0.25%)在今年内尽管面对美联储准备加息以及欧洲央行QE等不利因素,但仍然表现出了非常顽强的韧性。在此前希腊债务危机时期,以及危机缓和之后,
欧元(1.126,0.0028,0.25%)一直没有出现如大部分分析人士所说的跌向与美元等值的现象。
但欧元并未能守住1.1200上方水平,最新消息表示,希腊总理齐普拉斯周四可能向总统递交辞呈,并就提前大选发表声明。齐普拉斯是在今年一月率领左翼反撙节联盟当选希腊总理的,但他在与欧洲债权人达成第三轮救援贷款协议时,协议内容不被一些他本党内的议员接受,导致左翼联盟一分为二,也使齐普拉斯失去了国会中多数席位的优势。据悉,希腊将会在9月20日举行大选,齐普拉斯希望在大选中重新胜出,并藉此换掉反对自己的议员,巩固政治势力。但希腊大选为刚刚敲定第三轮贷款的希腊再次增添了政治不确定性。
法国巴黎银行分析师表示,欧元/美元在隔夜美联储鸽派会议纪要后重新上穿1.1100关口上方。尽管我们仍在更长周期上看空欧元/美元,但不得不承认欧元/美元短期前景偏向乐观。
德国商业银行首席技术分析师Karen Jones指出,欧元/美元自1.1025附近20日均线反弹,市场将再度关注1.1216(7月高点)。波浪理论显示,汇价甚至有可能上行测试200日均线1.1342。预计1.1342-1.1468阻力区域将会抑制汇价走高,并重新恢复更长周期的势。
伴随着新兴经济体经济调整,一些国家放宽了货币政策,引发货币贬值。与此同时,美元上扬又加剧了货币贬值幅度。
美元从2014年初开启牛市行情,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美元指数已经从80一路高歌猛进到逼近100大关。在美国公布ISM非制造业指数攀升至2005年8月以来的最高点60.3后,美元指数一度冲破98关口,触及近4个月来的最高点。2014年全年,美元指数上涨了12.5%,今年头七个月,美元指数涨幅接近8%。一些策略师认为,短期经济数据都无法撼动美元上涨的趋势。甚至有人预测美元指数到2016年可以升至120。
美元升值引发了多重冲击。对新兴经济体而言,不但直接触发了新兴经济体货币集体大贬值,同时也给新兴经济体的经济调整带来更多困难。对全球资本市场来说,杀伤力也十分巨大。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难有起色。
近来,新兴经济体的资本外流速度正在加快,货币贬值幅度也在加大。在24种交易最为广泛的新兴经济体货币中,20种出现不同程度的贬值。摩根大通新兴市场货币指数跌至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与商品价格的下降趋势保持一致。
美国7月成屋销售意外飙升,创下2007年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也与当前美国的楼市强劲复苏的势头一致。在美国房屋销售中,成屋销售占比达到80%。强劲的成屋销售,料将进一步指出支撑经济持续复苏。
全国地产经纪商协会(NAR)周四(8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7月成屋销售年化月率增长2.0%至559万户,预期下跌1.2%,前值修正为增长3.0%。
美国商务部还在今天的报告中,将6月成屋销售上修至548万户。值得注意的是,7月房屋价格走高,而库存则有所走低。
由于借贷成本处于低位,且就业市场盖上,有助于促进房屋销售,进而为经济复苏提供动能。今天的成屋销售报告,再加上本周稍早的新屋开工,和营建许可符合美国楼市当前的状态,即美联储官员认为楼市正处于持续改善态势。
在亚洲,马来西亚的情况十分典型。受到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压力以及近期纳吉布贪腐丑闻升级的影响,马来西亚货币林吉特成为今年表现最差的亚洲货币,年内对美元跌幅已经达到11%。8月10日,林吉特兑美元一度跌至3.928,为17年以来最低。截至7月31日,马来西亚外汇储备跌破1000亿美元,为967亿美元。而7月15日时,林吉特外汇储备水平仍有1005亿美元。外汇储备大幅下降,引发市场担心林吉特能否经受更多政局动荡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冲击。
货币贬值还加大了新兴经济体的债务负担。近些年,新兴经济体债务增长速度很快。根据麦肯锡的数据,2007年以来,全球债务增长中有47%来自新兴市场国家。债务增长过快,违约风险也相应加大。而以美元计价的债务比重很高,美元流动性收紧、汇率走高以及加息,都会使债务国负担加重,还本付息的压力加大。
技术面:
从技术上来看,美元指数5、10、20日均线呈现空头排布状态,昨天反弹受阻在5日均线之下,意味着美元指数短线反弹的空间不大,然后继续走弱的可能仍然较大。美元指数今天的短线支持在95.70—95.75,短线重要支持在95.45—95.50。美元指数在95.40--95.45支持应该较强,只要不失守这个水位,美元还有反弹的空间。若跌破95.40的话,下跌的目标将会指向95.00—95.10。美元指数今天反弹首先的阻力来自95.95—96.000,短线重要阻力在96.10—96.15。美元指数只有重新站稳在96.20以上,才有望结束这一波下跌转为反弹。欧元/美元昨天下跌受到1.1100的支持大幅上涨,今天亚洲早盘突破1.1220的阻力,后市反弹的目标有可能达到1.1280--1.1290,但突破1.1300以上应该有难度。按照趋势交易的原则,继续缝低做多欧美应该还是对的,至于顶部在哪里,不是我们猜出来的,而是市场走出来的。如果愿意冒险猜顶的话,欧美靠近1.1280--1.1290可以轻仓做空,但突破1.1320一定止损。尽管这不是我愿意做的,但从盈亏与胜算的角度上来看,还是值得一搏。
美元指数:可以在96.15----95.45的区间上限卖出,有效破位30个点止损,目标在区间的下限。
欧元/美元:可以在1.1290---1.1180的区间下限买入,有效破位40个点止损,目标在区间的上限。
英镑(1.5696,0.0006,0.04%)/美元:可以在1.5750---1.5650的区间下限买入,有效破位40个点止损,目标在区间的上限。
美元/
瑞郎(0.9572,-0.0013,-0.14%):可以在0.9630----0.9550的区间上限卖出,有效破位40个点止损,目标在区间的下限。
美元/
日元(122.974,-0.418,-0.34%):可以在123.90----123.10的区间上限卖出,有效破位40个点止损,目标在区间的下限。
澳元(0.7304,-0.003,-0.41%)/美元:可以在0.7380----0.7290的区间下限买入,有效破位40个点止损,目标在区间的上限。
美元/
加元(1.3097,0.0016,0.12%):可以在1.3160--1.3040的区间下限买入,有效破位40个点止损,目标在区间的上限。
责任编辑:for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