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近日发布报告认为,中国料将很快会推出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来提升
人民币(6.2095,-0.0002,-0.00%)的“可自由使用”程度,推动
人民币(6.2095,-0.0002,-0.00%)加入SDR,到今年年底
人民币(6.2095,-0.0002,-0.00%)可能可以被称为一个完全可自由兑换货币。
该报告并称,中国的资本账户管制和有限的债券市场规模制约了
人民币(6.2095,-0.0002,-0.00%)的国际使用,随着中国的金融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
人民币(6.2095,-0.0002,-0.00%)在国际储备中的潜在份额有望进一步增加。
中金分析称,在当前条件下,估计人民币在国际储备中的潜在份额可达3.7%,相当于2.7万亿元,这大致相当于
英镑(1.5572,0.013,0.84%)的储备地位;当未来中国在全球经济中份额达到当前美国的水平,人民币潜在份额可达19.2%,相当于23.4万亿元,与当前
欧元(1.1173,-0.0036,-0.32%)的地位相当。
中国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2015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特征明显,汇率弹性明显增强;未来将支持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稳步拓宽人民币流出和回流渠道。
报告中写道,“由于今年的SDR评估大概将于10月份举行,我们认为计划中的金融开放措施,如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QDII2)计划和向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放宽市场准入等,将很快得到实施。我们预计,人民币在今年年底前将可被称为完全可自由兑换。”
中金认为,人民币不会很快挑战美元的主导地位,但是从一个很低的起点,它完全有潜力实现较高的国际化速度。如果人民币占“其他货币”国际储备份额(2014年为3.1%)的一半,基于其它储备货币的过往经验,人民币的份额有翻倍的潜力。如果我们关于增长假设成立、潜力成为现实,10年后人民币的份额将是目前水平的10倍之多。
该报告预计,中国很快会推出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提升人民币的“可自由使用”程度,推动人民币加入SDR。尽管“可自由使用”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它是SDR篮子货币的主要标准(目前SDR货币包括美元、
欧元(1.1173,-0.0036,-0.32%)、
英镑(1.5572,0.013,0.84%)和
日元(120.248,0.52,0.43%))。
中金称,如果人民币成功加入SDR货币篮子,将向国际社会传递一个人民币作为“硬通货”的有利讯号。人民币国际化不会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而可能要经历一段较长时间的积累和发展才有可能到达一个可于当前占主导货币相竞争的临界点。人民币国际化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无论如何,人民币的崛起都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大事件,对中国、亚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for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