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银行:日本上调消费税势在必行 美元/日元逢低买入
如今,在雷曼兄弟倒闭五周年之际,全球金融市场或将再次经历考验—离开悬崖五年之后,美联储将逐步结束史无前例的“心脏手术”,但任何非常规宽松措施的退出本身也将是非常规的。有媒体指出,美联储结束“体外循环(放缓量化宽松)”可能产生如下四种效应,美联储对此必须加以防范:
一、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TheHaloEffect)”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该效应是指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偏好、已有的偏见或片面的经验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其他属性的现象。“晕轮效应”说明人们认知事物时会不自觉地以点概面,最初的印象决定了最终总体的看法,形成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
美联储削减量化宽松规模或仅仅是声称开始放缓QE,都会并且已经导致投资者形成一种认知:收缩流动性必然使得资产价格失去支撑,对股市、债券市场都形成利空。事实上美联储削减量化宽松时已经伴随着美国经济复苏,房地产、就业市场、制造业和金融体系各个领域都有所回暖,美国经济整体回升是促使美联储考虑削减QE、逐步结束非常规措施的先决条件,因此基本面的好转本应该对资产价格形成支撑,但是“晕轮效应”使得投资者变得短视,认知性偏差导致投资者过度关注美联储退出宽松对整体流动性水平的负面影响,而忽视了美国经济基本面不断好转这一事实。
原本伴随着经济回升美联储退出宽松应当是一个中性事件,但在“晕轮效应”影响下,削减QE总是被解读成利空—流动性下降,利率将上升,全球资金回流美元,美国国债和新兴市场资产(债券、股票和外汇)遭到抛售,而本身利好的经济基本面数据也因为可能促使美联储加快削减QE步伐而被视作利空,不及预期的数据反而被视为利好。到目前为止,“晕轮效应”的种种表现都已经成为现实,因此可以说该效应是导致前期全球金融市场资金异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瀑布效应
“瀑布效应”同样是来自心理学的一个概念,该效应揭示人类的知觉现象,人在长时间观看瀑布等一些动态事物后,立刻转向观察静态的事物时,会有一种错觉,感觉静态的事物也在动,并且是朝着刚才瀑布等事物相反的方向运动。
“瀑布效应”用来解释当前市场对美联储削减QE产生的影响恰到好处,其实美联储削减QE只是降低了每个月新增购债的规模,但实际上资产负债表仍然在扩张,只不过扩张的速度减缓了。即使美联储完全退出QE,也只是保持了中性的货币政策,并没有紧缩,但是对于适应了较长时间超宽松货币政策的投资者来说,现在确定将要开始放缓QE就好比长时间观看瀑布之后转入观察静态事物,货币政策回归中性以及宽松程度的下降就会被扭曲地看作是紧缩,即使实际上距离紧缩还相去甚远。这也就是为什么近3个月以来美联储每一次发出可能要开始放缓QE的信号时,市场反应都会异常剧烈。
对于“瀑布效应”,美联储目前最好的应对措施就是前瞻指引式的预期管理,因此预计美联储官员本周仍将继续多次强调削减QE和调整基准利率是两个不同的政策,基准利率的上调会在结束QE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才进行,并且放缓QE绝不意味着紧缩,美联储的目的可能在于用透明的利率前瞻指引(维持低利率很长时间)来对冲缩减QE造成的“瀑布效应”以实现更好的预期管理。
三、虹吸效应
“虹吸现象”是一种物理现象,源于液态分子间引力与位能差,人们利用水柱压力差,使水上升后再流到低处。
由于当前全球经济的联动性和世界范围内流动性“泛滥”,作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体,美联储率先启动削减宽松的举措可能改变全球流动性的“压力与位能差”,产生类同于物理学上的“虹吸效应”——资金从新兴经济体回流欧美。
8月以来投资新兴国家的安硕MSCI新兴市场ETF和先锋富时新兴市场ETF均遭遇重创,而代表股市的MSCI新兴市场指数、反应债券市场的彭博新兴市场债券综合指数以及体现汇率变动的JP摩根新兴市场货币指数均一致大幅下跌。虽然当前新兴国家基本面和外汇储备都较1997年金融危机时期要更加“稳健”,但是当美联储真正地开始削减QE时,新兴国家可能还将经历更严峻的考验。
四、蝴蝶效应
“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动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的气流,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这便是著名的“蝴蝶效应”。
对于美联储放缓QE这样的重大事件,可能导致货币政策传导的每一个环节和渠道均发生难以预知的“蝴蝶效应”,增添全球经济的变数。基于目前已有的信息,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可能导致未来发生的黑天鹅事件有:
金融市场出现“断奶”或“戒毒”反应,被QE扭曲的资产价格在还原过程中出现异动,比如美国股市可能经历大幅度向下修正,国债收益率可能涨至4%甚至更高;房地产市场失去QE支撑结束正向循环再次崩溃,或者利率的上涨刺破当前酝酿的新一轮房地产泡沫;
更为严格的金融监管新规和量化宽松的退出导致美国影子银行系统爆发新的危机,存款机构流动性循环体系再次冻结;就业市场复苏随着美联储退出宽松“戛然而止”,结构性失业问题的解决失去催化剂和强心针,就业形势再次恶化;
新兴经济体和欧元区边缘国家受到美联储放缓QE的冲击而爆发系统性危机;大宗商品超级周期由于美联储结束货币刺激而彻底终结;全球经济进一步放缓,并且全球金融稳定性下降,各种新的风险不断滋生;
美国政府和新一届美联储决策层对量化宽松的态度摇摆不定,增加未来的政策风险和宏观层面的不确定因素。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