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迭创新高NDF市场表现相对弱势
自10月10日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一路“飙歌”,从6.12直接跨进了6.08时代;尽管即期汇率上行势头强劲,但境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则呈下行态势,而该指标一般被用来衡量境外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看法。
而结合近期的美元指数走势,市场分析人士倾向于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即期大幅飙升与美国最近政府关门危机导致的市踌乱有关,中国不需要担心汇率上行引发的资本大规模流入,人民币对美元不会无节制大幅上行,“央行有足够能力灵活地调控汇市” 。
人民币汇率即期大涨
10月2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延续上一交易的强势,盘中一度触及6.0808的历史高位,最终以6.0820收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自10月10日以来,10个交易日内连升396个基点,十天内升值0.638%,走出了自汇改以来一条陡峭的走势线。
同时,环球市场上,美元指数自10月10日以来呈现大幅动荡下行,同一时间段从80.55跌至79.08,跌幅超过1%。
但从市场数据来看,似乎是美元贬值造就了连续几日的人民币汇率大涨。
“主要是因为美国政府债务上限问题引发政府关门导致很多数据延迟发布,而发布的数据又支持了美国经济复苏尚未走上正轨的判断,引发市场对美元看空情绪。”一位美系分析师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指出。
而昨日在北京举行的互联网金融论坛上,美国对冲基金Thasos Group创始合伙人潘巍也对本报记者表示,他通过运用大数据计算所得出的结论也不支持美国宏观经济的走势。
另外,美国这两天陆续公布的就业和经济数据都显示美国经济复苏疲软。“市场看到这些数据难免会有一些协同反应,进而在市场上形成一股打压美元的集体势力。”上述分析师表示。
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过去一个月时间里初请失业金人数的平均值增加1.075万人,至34.825万人,创下自7月初以来的最高水平;另外包括PMI指数均低于市场预期。
尽管美元贬值的客观原因是本轮人民币上行的主要原因,但还是引发了关于海外资本是否大幅流入中国市场的担忧。
但分析师普遍认为,鉴于央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中国监管当局有足够的手段抑制汇率市场走出不合理的趋势。
10月24日人民币外汇中间价6.1335,而前一交易日为6.1330;而在这之前的6月22日,中间价为6.1395。“对比连续三日的中间价调整,尽管24日的调整幅度非常小,但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出央行的态度。”某城商行外汇交易员表示,甚至有消息称,央行正在借助机构之手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小幅干预。
人民币NDF看跌?
一方面,央行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另一方面,本轮人民币汇率上行与美元贬值相关,因此市场并不认为人民币对美元当前的单边大幅快速上行态势会长期持续。
公开信息显示,人民币1周NDF卖出价为6.1455,而一年期NDF卖出价为6.1520,表明海外市场长期看跌人民币,不过鉴于远期交割数据存在利差调整,即便数据上存在很大的差距,折算到即期汇率,贬值空间也比较有限。
花旗银行也认为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会从当前的6.0820调整回6.1以上,或者在6.08附近震荡;而苏格兰皇家银行等机构日前发布的报告也显示,人民币在年内存在回调空间。
“最符合央行立场的是,人民币稳定渐进升值,快速升值并不符合政策监管者的立常”该美系分析师表示。
从历史上来看,人民币每年的升值空间在2%左右,从今年年初到本月2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由6.23左右升值到现在的6.0820。
中金在线声明:中金在线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