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10月21日)欧市盘中,美元兑日元震荡走高,触及98.23日高。日本央行(BOJ)日内上调了日本的经济预期,反映出了宽松政策的功效,使得市场预计日本将继续在较长的时间内维持宽松,这打压日元汇率。不过,美元兑日元的涨幅有限,受美联储(FED)将在年内缩减量化宽松(QE)的预期淡化影响,周二(10月22日)姗姗来迟的9月非农就业数据即将公布,市场密切关注。
日本央行周一公布的季度报告中,将所有九个地区的经济评估较三个月前上调,这是日本央行在两个季度以来首度上调全部九个地区的经济评估。央行还以“复苏”来形容所有九个地区的经济情况,这也是本项报告从2005年开始汇整以来首见。
日本央行这一乐观的季度报告显示出政府景气刺激政策的正面效应正在传播开来,同时也表明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也有效地传达给了金融市常
季度报告公布后,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Kuroda)在国会委员会会议上再次重申,他对于日本能在约两年内实现2%通胀率目标的看法没有改变。其称:“总体来看,日本通胀率将逐步向2%的目标上升。”
分析师指出,黑田东彦所传递的简单易懂的信息已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而黑田此前也基本一直在重复传达同样的信息:日本央行必要时将维持宽松政策不变,力争在两年内实现2%的通胀率。
瑞穗银行(Mizuho Bank)外汇部门高级副总裁Dai Sato表示,欧美央行在政策问题上似乎摇摆不定,而日本央行则给人稳定感,这也提升了日本央行在市场上的影响力。

不过,黑田的沟通能力可能会在未来数月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因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日本央行无法在两年内实现2%的通胀目标,并预计央行会在明年春季进一步放松政策。
尽管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全国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年率已连续三个月上升,日本央行因而有理由宣称其推行的大规模抗通缩政策正在产生成效,然而熟悉日本央行内部的知情人士表示,有一个问题央行非常担心,那就是如果基本工资不提高,那么相关措施所取得的成效可能仅仅是暂时的。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首席全球经济学家Julian Jessop称,虽然工资上涨速度赶不上价格上涨速度,但经济中还有不少闲置产能,企业的定价能力依然较弱。日本8月CPI年率上升0.8%,为连续第三个月上升,但能源价格上涨被视为CPI上升的主要原因。
此外,如果在明年4月份新消费税率生效后工资仍无法持续上涨,日本经济将承受压力,因预计将消费税从5%提高至8%本身就会给消费造成不利影响。
黑田东彦近期发表的言论还在日本央行观察人士中引发这样一种猜测,即央行可能将把宽松措施的实施期限延长至2014年年底以后。黑田东彦此前曾明确表示,就算供需达到平衡通胀率也应保持在2%。
经济学家们指出,这意味着就算经济增长开始减速,但物价依然应以每年2%左右的速度上涨,这要求央行拿出比实现2%的通胀目标力度还要大的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面临的是供应不足的情况。同时,这也意味着如果经济加速扩张,央行将允许通胀率进一步上升。
摩根大通(J.P. Morgan)首席日本经济学家Masaaki Kanno称,黑田东彦的言下之意是,就算CPI升至2.6%的高水平,央行可能也不会调整政策。他表示,到2015年,政府将进一步把消费税从8%提高至10%,届时央行将无法收紧政策。因而,他预计更多宽松政策的实施期限将持续到2018年或2019年。
9月非农终将亮相
与日本央行截然相反的是,美联储的量化宽松道路似乎接近了尾声。不过,自美国爆发债务危机以来,市场对于美联储缩减QE的预期明显降温,外界目前普遍认为,美联储将把缩减刺激措施的计划推迟至明年。
不过,也有一些分析师仍坚持,美联储可能从12月开始缩减购债。这些分析师认为,尽管财政僵局令美国处于违约边缘,但如果包括非农就业报告在内的一连串即将出炉的美国数据显示经济势头增强,那么年内缩减QE的可能性犹存。
周二市场便将迎来迟到的9月非农报告,该报告此前因政府停摆而推迟发布,而这一数据可能重新引发美联储何时开始缩减购债规模的争论。市场普遍预期9月非农就业岗位将增加18万个,失业率料持稳于7.3%。
巴克莱(Barclays)外汇策略师Chris Walker表示:“我们预计非农就业岗位增加20万个,失业率降至7.2%。如果结果符合我们的预期,那么会促使美元全线上扬,因关于美联储将推迟缩减购债的预期将减弱。”
美联储芝加哥联储主席埃文斯(Evans)周一则表示,受预算之争影响,可能更晚开始缩减购债速度,但若美国复苏势头增强,美联储之后也可能加快缩减购债的步伐。其称:“在政府关门结束后,可能需要数月时间来理清美国就业市场的形势。我们将根据未来几个月的就业数据决定是否收缩债券购买计划。”